91直播

91直播 > 91直播动态  > 省市动态 > 省厅动态

当前位置:91直播 > 91直播动态  > 省市动态 > 省厅动态
当前位置 : 91直播 > 省厅动态
91直播 厅召开吉林91直播 监测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
2025-10-31 08:48:59   来源:

10月30日上午,91直播 厅召开吉林91直播 监测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,91直播 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杨宁宁向大家介绍了我91直播 监测工作成效,并与91直播 监测中心副主任孙大光,共同回答记者提问。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潘瑜主持发布会。中国环境报、吉林日报、中国吉林网等10家新闻媒体参加。

以下是发布会内容↓↓↓

91直播 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 杨宁宁

各位媒体朋友,大家上午好,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吉林91直播 监测工作的关心、支持与帮助。

在这里先向大家通报我省2025年1-9月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情况。1-9月,我省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3.5%,同比上升1.8个百分点;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.2%,同比下降0.6个百分点。细颗粒物(PM2.5)平均浓度为24.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1.1微克/立方米。1-9月,全省10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总体水质良好,优良水体比例为84.4%,优于年度考核目标7.3个百分点,无劣Ⅴ类水质断面。

吉林的蓝天有多蓝?河湖水质怎么样?通过监测数据,能够直观展现我91直播 质量情况。监测为管理而生、因服务而强。近年来,我们以服务全91直播 管理为着力点,以科学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,不断加强“天空地”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,全面提升监测数据质量,强化环境监测数据公开,完善监测预警机制,我91直播 监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涵盖大气、水、土壤、噪声、生态等要素的监测点位8700余个,为我91直播 保护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撑。

一是监测网络更加科学完善。我省建成了覆盖大气、地表水、噪声、生态、土壤等要素的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,就像给吉林的生态环境装上了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任何细微变化都能及时捕捉。

91直播 方面,全省建成126个环境91直播 质量自动监测站,全天候实时监测臭氧、细颗粒物(以下简称PM2.5)、可吸入颗粒物(以下简称PM10)等六项常规污染物,在长春建成1个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。所谓的超级站,就是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增加“溯源”功能,能够分析判断大气中PM2.5 和臭氧的成分占比,监测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。同时,在吉林、四平、辽源等重点城市建成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组分自动监测站,为PM2.5和臭氧协同控制提供支撑。

目前已组建成覆盖“省-市-县-重点区域”的环境91直播 质量监测网以及大气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。“十五五”期间,我们将在臭氧污染重点城市谋划建设臭氧激光雷达,实现臭氧指标的立体监测,为吉林的蓝天白云、繁星闪烁提供更有力的大气监测数据支撑。

地表水方面,全省已布设了214个手工监测断面、1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,覆盖松花江、辽河、鸭绿江、图们江、绥芬河等五大水系的所有干流、二级以上支流入河口、重要湖泊(水库)以及市、县两级行政区界。同时,在未实现自动监测的国省控断面、水源地积极推动5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,建成后将实现重点管控行政区界、重要湖泊(水库)等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。我们还在吉林市松花湖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查干湖开展了水生态试点监测。“十五五”期间,将按照国家要求在现有水环境理化指标监测的基础上,开展水生生物指标等监测,综合地反应水环境、水生态状况。

噪声方面,在全省布设了6800余个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,建成137个噪声自动监测站,为切实解决好老百姓“家门口”的噪声问题提供数据支撑,这是噪声监测从“手工监测”到“全自动监测”的跨越。目前,我们已经在91直播-91视频-好看视频 官方网站上公开了噪声监测数据,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。

生态方面,全省布设了623个生态样地,涵盖森林、草地、农田、湿地、荒漠、城乡、水体7大生态系统类型,以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监测对象,实现县级城市全覆盖。我们与相关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成功申请了4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,像长白山、松花江这些大家熟知的吉林名片,在综合站的生态监测范围之内。目前全省已初步构建形成“综合监测站+样地”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。未来我们将着力把综合站打造成科研与业务融合的平台,进一步织密生态质量监测网络。

土壤方面,全省布设861个监测点位,全省土壤环境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。

二是数据质量更加准确可靠。我们坚持“保真”与“打假”两手发力,努力确保每一个监测数据真实准确。

一方面,我们与气象部门联动,在气象技术支撑下进一步提升监测数据质量。今年8月,我厅与省气象局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,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气象观测联动,围绕城市环境91直播 质量预报、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等方面持续深入合作。多角度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水平,开展了5届吉林91直播 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,带动全省监测人员学业务、专技术、强本领,对全91直播 系统监测机构开展实验室能力考核。对自动监测站点基础保障和运维质量进行检查,严防监测数据人为干扰与弄虚作假行为。

另一方面,加强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和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,依托全国排污许可管理平台、全国污染源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全省重点排污单位进行核查,并开展现场检查、抽测和比对监测,着力提高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规范性和监测数据质量,每年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并通报结果。

我们始终保持高压态势,严厉打击虚假监测数据,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绝不姑息。这里也请媒体朋友进行监督,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曝光,形成震慑。

三是支撑服务更加坚实有力。近年来,我91直播 监测工作在“测得准、测得全、用得好、服务优”上持续发力。

在支撑污染治理方面,一是服务蓝天保卫战。构建了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网络,不仅监测常规参数,更注重对PM2.5和臭氧的协同监测与来源解析。二是服务碧水保卫战。在重点流域断面水质监测基础上,向支流、排污口延伸,开展“追踪溯源”,厘清污染责任。开展水源地水质全指标监测,保障饮用水安全。三是服务净土保卫战。围绕重点建设用地和农用地,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,掌握污染分布与风险等级,为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提供依据。同时,监测数据有效服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、农业面源污染评估等重点工作。

在服务社会公众方面,通过官方政务新媒体和手机APP等多种渠道,发布我省城市91直播 质量、重点流域水质等公众关心的环境信息,每年六五环境日发布上一年度吉林91直播 状况公报,满足公众知情权。

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,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。这为全91直播 监测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巩固和提升监测服务效能,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,为建设美丽吉林、守护好吉林的绿水青山黑土地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撑。

我先介绍到这里,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吉林91直播 监测工作的支持与帮助。

守望都市记者

在发布信息中提到,我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,请详细介绍一下发布的平台及内容?特别在重要时间节点与重要时段,我省是如何做好监测服务保障工作的?

杨宁宁:目前吉林省已构建了多元化、透明化的环境质量发布体系,公众可以通过91直播 厅政务新媒体平台和移动端APP等方式来获取实时、准确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。

首先介绍一下官方政务新媒体平台。91直播-91视频-好看视频 门户网站为大家提供了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查询服务,实时更新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1直播 质量指数AQI、PM2.5实时浓度、未来7天91直播 质量预报及国控断面水质状况。同时,在“环境质量”专栏可查询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及环境质量月报信息。在“吉林生态环境”微信公众号也内嵌了环境监测数据查询模块,大家可以在“服务”栏目下查看91直播 质量信息。

另一个是移动端APP,我厅开发设计的“吉林91直播 质量”APP能够提供91直播 质量实时查询服务,包括各城市的AQI(91直播 质量指数)、污染物浓度、未来7天91直播 质量预报等。

这里和大家科普一下91直播 质量AQI,AQI是一个定量描述91直播 质量状况的数值,分为优、良、轻度、中度、重度及严重污染6个等级,它能为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健康指引。比如说,发生轻度污染时,易感人群包括儿童、老年人及心脏病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、高强度的户外训练;发生重度污染时,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应该停留在室内等,所以非常建议大家下载这个APP,可以随时关注91直播 质量状况。

关于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时段的监测服务保障工作,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向大家介绍。

一是加密监测与预警。我厅针对环境管理重点时期与特殊时间节点,制定专门的监测计划,建立快速响应机制。建立了与省气象局的预警会商机制,实现环境与气象数据的实时共享、深度融合。同时,构建了“全年无休、24小时在线”的91直播 质量预报预警体系,目前,72小时91直播 质量预报准确率已经稳定在90%以上,在重大活动91直播 质量保障、秸秆焚烧管控等重要时段,为全省91直播 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实支撑。例如,在春夏季臭氧污染高发期、秋冬季秸秆禁烧管控期,我们会每日发布91直播 质量污染预警快报和91直播 质量形势加密预报,发现环境污染时会加密频次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,指导采取应对措施。

当然,在水环境监测方面也会做好监测保障。比如在汛期,我们会将水源地监测频次从常规的每月1次加密至每周甚至每日1次,第一时间进行采样监测,持续跟踪异常波动指标,密切关注自动站数据,为环境管理服务。

二是强化技术支撑。我厅积极引入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监测效能。与长光卫星合作,开展黑臭水体、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等遥感监测。这种“天上看、地上查”的立体监测模式,极大地提升了环境管理重点时期主动发现环境问题的能力。通过举办监测大比武、应急监测演练等活动来提升技术人员专业水平,让监测人员成为环境管理重点时期“能打硬仗”的环保铁军。

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推广遥感监测,加大无人机、无人船等装备配置,提升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,提升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。

吉林日报记者

噪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,事关民生福祉,请问我省在加强噪声监测方面,采取了哪些措施?取得了哪些成效?

孙大光:守护百姓“耳边的幸福感”,噪声污染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,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我省坚持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,将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噪声扰民问题摆在突出位置,着力强化噪声监测能力建设,为精准溯源、科学治污提供坚实支撑。

一是强化能力建设,织密织牢监测网络。我们严格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》及国家“十四五”相关规划要求,全面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“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”的跨越。

目前,全省已建成“吉林省声环境质量发布平台”,实现与国家平台数据的“秒级联通”,日均处理分钟级数据超19万条,跑出了监测加速度。在全省布设137个自动监测站点,填补噪声自动监测空白。其中,在长春市布设点位20个、在吉林市布设点位18个,在其他地市布设点位数量均为10个以上,远超大城市15个、小城市7个的标准,实现了“听得更全、测得更准”。

今年上半年,全省功能区声环境夜间达标率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.8个百分点。

二是深化协同创新,汇聚治噪强大合力。噪声治理是系统工程,我们坚持“一盘棋”思想,深化部门协同,强化科技支撑。加强同气象、交通、住建等部门的协作,整合气象条件、车流车速、建筑工地分布等数据,构建综合分析模型,精准评估污染状况。探索无人机快速巡检等新技术,不断提升监测的现代化、智能化水平,为精准治污提供硬核支撑。

接下来,我省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切,以更高标准完善监测体系、以更实举措优化治理能力,推动噪声监测从“精准”向“智慧”不断升级,切实把“耳边的宁静”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幸福,让宜居环境成为民生福祉的亮丽底色。

吉林农村报记者

随着公众对环境91直播 关注度的日益提高,我省在构建现代化大气监测网络方面取得哪些进展?“十五五” 期间有哪些升级规划?

孙大光:公众对91直播 质量的高度关注,正是我们推进监测网络现代化的核心动力。2024年3月,91直播印发《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》,要求全面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,全力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中国建设。为了推进91直播 质量监测网络现代化,构建全方位大气环境感知体系,我省全力推进91直播 质量监测网络建设,目前已基本建成常规站与组分站“双网并行”的监测网络。

一方面,全省稳定运行国控站34个、省控站92个,这126个常规监测站点遍布全省各地,实现县县能监测,全天候实时监测PM2.5、PM10等六项常规污染物,为掌握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状况提供基础。

另一方面,中部城市群是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城市群,为了补齐短板,精准溯源,我省在中部重点城市建设了功能完备的组分监测站点,包括刚刚发布时提到的长春市建设的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,吉林市、四平市和辽源市建设的VOCs组分站和PM2.5组分站,这些站点可连续自动监测116种挥发性有机物及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、无机元素以及碳组分,每年监测数据达14万余条,为大气污染物溯源和治理提供精准支撑。

“十五五”期间,我们将推进乡镇站及臭氧激光雷达站的建设,探索建立监测站点无人化、自动化运维工作模式,逐步构建起全省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,实现对大气环境的全方位精准感知。基本建成“一网感知、一图统管、智能驱动”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,全力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

凤凰吉林记者

据了解,我省生态质量状况已经连续21年保持良好,请问一下生态质量是如何进行监测的?从监测的结果来看,生态质量的整体趋势如何?

杨宁宁:刚刚提到,我省已初步建成“综合监测站+样地”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,通过央地合作,形成了“卫星遥感+地面验证”的监测体系,全方位织密生态安全“防护网”。主要做法是:一是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,对全省林地、草地、耕地、水域、建成区绿地等开展全覆盖监测,精准掌握全省生态类型现状及动态变化。二是“十四五”期间在全省布设了623块生态质量监测样地,对森林、农田、城乡等样地开展一轮次监测,对草地、湿地、荒漠等样地每年开展一次监测,系统采集植物群落、鸟类、蝶类等生物多样性数据,支撑遥感监测地面验证。

生态质量评价方面,2024年,我省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67.30,较2020年增长0.82,生态质量类型连续五年为“二类”,这表明我省生态质量稳定并整体呈改善趋势,生态安全屏障得到了有效守护,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是卓有成效的。

另外,我们与相关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成功申请了4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,分别是长白山站、松花江站、松嫩平原站、辽河源站,辐射长白山水源涵养与生态多样性保护区、松嫩平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洪水调蓄区等重点监管区域,未来将在全省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主要承担区域样地监测工作,对生态问题开展专题研究,对遥感监测发现的生态问题线索、生态类型变化等开展现场技术校核等。

网站地图

版权所有:91直播-91视频-好看视频 吉ICP备2022007971号-1本站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

地址: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路813号邮编:130033Email:zhibo91.org访问量

网站标识码:2200000010吉公网安备22010702000115号

微信公众号

官方微博